洪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715|回复: 0

绘就农房改善“新画卷” 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 12: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204df09-e674-4d5f-88a0-ac47ebe2ad8f.jpg
“从不足30平方米的破旧老屋,到如今157平方米的两层小楼,全家人的心里都乐开了花。”在洪泽区岔河镇花海康居新型社区,村民高素洪对自己正在装修的新房赞不绝口。他告诉记者,有一个宽敞舒适的新家是自己多年来的愿望:“过去只有两间瓦房,全家人吃喝洗漱都挤在一起,倘若家里来个朋友都没地方坐。现在的新房,卧室、客厅、厨房、书房一应俱全,出门就是小花园,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别墅差。”
岔河镇花海康居项目只是我市推进农房改善的一个缩影。2018年以来,我市坚持将加快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来推进,至2020年,全市竣工农房改善项目97个,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2.5万户以上。从美丽乡村打造,再到特色产业富民,淮安乡村日新月异。
立足农民意愿
优化改善路径
群众的利益是最大的利益,群众的意愿是最根本的意愿,农房改善既是发展所需,也是群众所盼。我市在推进农房改善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最大程度保障改善农户的利益。
位于洪泽区朱坝街道西南的田园雅居,作为2019年开工建设的首批苏北农房改善省级示范项目,在启动之初便将农民的意愿作为项目规划、建设的重要参照。“从前期的设计开始,我们就多层次多渠道征求老百姓的意愿,并将此作为农房设计方案的优化依据。”负责农房改善项目建设的洪泽区城市资产公司副总经理詹志刚告诉记者。“什么样的户型受到老百姓欢迎,什么样的配套才是农村真正的需要……只有将这些问题研究明白,才能建出村民满意的好农房。”詹志刚说。
为了让老百姓搬得明白、住得放心,我市在农房改善过程中加强宣传引导,主动送政策上门、送图纸上门,让农民群众充分了解农房改善的本意初衷;组织群众外出参观,通过成功案例示范引导群众从“要我搬”向“我要搬”转变;按照鼓励进城、引导入镇、尊重留村的思路,结合农民意愿,科学确定改善户数、类型比例和改善对象;把阳光透明贯穿于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全过程,从房屋评估、改善方式、补偿标准、项目选址、户型选择、质量监管等各方面,全程全方位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重要事项须经村民代表会议或党群议事会审议同意,确保公开公正、透明操作。
打造宜居环境
留住乡土味道
农房改善既要让农户住得放心,也要让农户住得舒心。我市坚持从农民群众的长远发展需求出发,全面统筹,确保农房改善项目既好看实用,又能留住“乡土味道”。
作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金湖县塔集镇的黄庄以“水乡风光+农耕体验,绿色生态+地理标识,
尧乡文化+佛教禅修”的乡村特色,成为我市农房改善项目中的一个“明星”。“只有优美宜人的环境,才能吸引人、留住人。水是黄庄最突出的生态资源,为做好做足‘水文化’,重塑河流自然岸线,重现水清岸绿景美的水乡风貌,我们聘请顶级大师进行规划设计,用田园风光的自然环境、农村生态的景观布局、乡土风格的建筑式样、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打造具有典型里下河特色的水乡村落。”金湖县塔集镇高桥村党总支书记黄少宏介绍,经过2019年的主体打造和2020年的提档升级,黄庄已初具规模,不仅道路变宽、路灯更亮、绿水长流,而且各类果树和花卉遍布村居各个角落,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同时,黄庄农房改善坚持保留村庄原生态,不搞大拆大建,保护乡村社会价值体系和集体情感记忆,让田园乡村成为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依托。
我市精心实施了一批新型农村社区示范项目,在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统筹考虑点、线、面,串点成线、以点带面,着重绘就水韵旖旎、生态宜居、令人向往的江淮水乡画卷。2020年,全市竣工交付新型农村社区项目60个,唱响江淮水乡的“田园牧歌”。
找准特色项目
引领产业富民
涟水县成集镇条河村曾是省定经济薄弱村,近年来,随着当地农房旧貌换新颜,村民们在发展中找到一条产业致富路。村庄整体搬迁后,条河村集中流转连片土地,供成集镇现代农业园区扩建,相继建成食用菌产业园、设施化果蔬园、规模种植西瓜园与马铃薯园,解决了集中居住后群众的就业创业问题,实现村集体、低收入户“双增收”。条河村党总支书记周玉俊告诉记者:“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24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真正实现农民群众脱地不脱产,日子越过越红火。”
依托农房改善实现脱贫致富的条河村并非个例,近年来,我市坚持安民富民,夯实幸福美好生活基础。布好产业促增收。围绕全市重点打造的特优高效种植、特种绿色水产、特色生态休闲“三特”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园艺、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结合“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强化企村对接,每个新型农村社区同步配套建设1-2个特色产业项目,确保农民群众有稳定收入、村级集体能持续增收。抓好管理安民心。在新型农村社区积极推行社区物业自治管理、专业管理、村两委统筹管理等模式,确保群众住得安心、放心、舒心。坚持以“党建+”工程为龙头推动乡村党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推动乡村德治,以基层民主建设为突破推动乡村自治,以网格化社会治理为抓手推动乡村法治,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搞好服务强配套。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七通九有十到位”标准,同步推进衣食住行、水电路讯、医教文保等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加快实现基础设施由“有没有”向“优不优”转变,公共服务由“碎片化”向“整体性”转变,努力让住房改善群众生活更便捷、居住环境更美好、安居心情更舒畅。

来源:淮安日报
通讯员 刘明爱 张耀
融媒体记者 吴海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湖畔家园 ( 苏ICP备14038674号-4 )

GMT+8, 2024-11-23 22: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